停车问题,困扰东莞人已久。
最近笔者和朋友聊天,非常怀念春节期间的东莞。这是因为,东莞每到春节就“空”了不少,在市内玩乐找停车位更容易了。
然而随着长假结束,学习、工作回归常态,东莞路上也更堵了、车位也更难找了。
新增多些车位,相信是不少东莞人的心声。笔者最近就关注到,今年东莞还将在缓解停车矛盾上努力。
01
新增车位供应
东莞近年都在努力
从绝对数据上看,东莞车位供需关系是严重失衡的。
截至2023年9月末,东莞机动车保有量约有407.4万辆,居于全国第十、全省第一,比旁边的深圳、广州还多。
笔者暂时不知东莞当前共有多少个停车位,只查到在2022年时,全市车位缺口就接近200万个。
看到这,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吐槽东莞停车难了吧。
不过,并非全市任何地方都不好找车位,区域之间、商圈之间、小区之间都有较大差异。
举些例子:
◎区域:莞城、南城、东城整体算是比较突出,其他一些镇街整体还好,比如松山湖还算不上供需紧张;
◎商圈:汇一城、国贸城、世博广场等高人气商圈,以及规划停车位太少的商圈,比较难找位置;一些人气一般/偏低的商场,会容易找些,比如莞城卓越中寰、莞城威尼斯广场等等;
◎小区:车位配比严重低于1:1的老小区最为突出,新小区会好点。
也就是说,东莞各点位的供需矛盾程度存在差异。
其实,近几年来东莞一直致力于缓解停车矛盾,持续保持车位供应上新。
甚至为了破解占地面积上的制约因素,建了一些立体停车楼,比如莞城东实停车楼、人民医院红楼院区立体停车场、西平宏伟五路市民花园立体停车场、虎门能源大厦停车楼、石龙镇城市停车场等等。
◇ 莞城立体停车楼实景,图源网络
◇ 石龙立体停车场实景图,图源网络
此外,也开放了一些单位的车位进行共享。
根据官方文件,今年东莞还计划新建不少于8万个车位,还要开放共享不少于5000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,数量合计超过8.5万。
这8万个新车位怎么建、分别在哪里建,暂时未有相关说明,敬请留意官方后续公告,笔者也会跟进报道。
客观来说,短期就能完成车位缺口的填补不太现实,其他城市也多数无法做到,希望能让供求关系逐渐取向平衡吧。
02
发力公共交通建设
将有助于缓解停车矛盾
东莞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、总量高于广深,其中一个原因是公共交通不太给力。
一方面,公交通勤时间成本往往较高;另一方面,东莞地铁仅有1条线在运营,未能成网,覆盖镇街较少,受惠群体较少。
坐公交费时间、搭地铁能到的地方少,自然而然就有人要选择自驾了,选择自驾自然需要买车。
假若公共交通能得到明显的改进优化,相信这个现象将得到逐渐减缓。
指望公交优化就能极大改善,可能性不大,主要得靠轨道交通。
一方面,东莞在建地铁1号线、2号线三期,分别有望在2025年通车、在2027年完工。
◇ 东莞地铁1号线线路示意图,图源网络
◇ 东莞地铁2号线三期线路示意图,图源网络
另一方面,改用公交化运营模式的莞惠城际,进行了调图操作,最小行车间隔为5分钟。
◇ 图源网络,仅供参考
或许在很多人眼中,每天搭乘城际通勤有点儿“扯”吧,不过存在即合理,总有人会选择。
03
置业东莞
买个车位必要性大吗?
总不乏有置业者,考虑过要不要购买车位,不乏有以下几种考虑。
其一:车位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。
一方面,他们了解到车位出租有“市场”;另一方面,他们认为购买车位能升值。
东莞出现过一些买车位升值的案例,刺激着置业者的“神经”,比如中信新天地,车位刚发售时卖9万元,一度去到40万;中信凯旋国际,车位刚发售时卖14万元,一度去到60万、石竹新花园,车位刚发售时卖10万元,一度去到56万(信息并非最新,仅供参考)。
◇ 信息并非最新,仅供参考
笔者提醒,看到这就“一股脑向前冲”不可取。
首先,要看小区车位配比高还是低、周边公共车位多还是少、片区/板块成熟度高还是低,这些因素决定了车位是否易租、有升值的可能;
其次,税费杂、流动性偏低等等,也是不得不考虑的。
◇ 车位示意图,仅供参考
其二:现在小区周边不好停车。
这点看小区车位配比,以及周边小区平均租赁价格吧。车位配比较低、租金不高,可以短暂观望;车位配比较低、租金较高,建议购买;车位配比较高,不妨考虑先租。
其三:担心未来不好停车。
这里综合考虑第一、第二点的内容吧,情况不太乐观的可以考虑购买。
其四:租车位担心业主不同意安装充电桩。
如今新能源车逐渐盛行,外面第三方充电价格偏高,假如车位本身不带充电桩,想要装个“家充”,也要看业主是否同意才行。
◇ 充电桩示意图,图源网络
如果实在非常需要“家充”,业主又不同意安装,或许只能自己买个车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