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页客服,欢迎咨询
联系我们
      工作时间
  • 周一至周五:09:00-17:30
  • 周六至周日:10:00-16:00
吵疯了!刚需该如何看待房价涨跌?
2024-01-23 16:23:12 180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楼市普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
    想要靠买房子实现暴富,可能性很低。或许,未来唯有满足高能级城市+核芯板块+优质物业几项条件的资产才能轻松穿越经济周期/增值。

    一些刚需置业者,心态相较之前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,抱有买房改变命运这种想法的变少了。

    不过,在楼市行情尚不明朗的背景下,房价呈现“跌跌不休”的态势,刚需也挺“受伤”--“买房不赚钱就罢,现在还亏了不少”。

    笔者最近看到,有网友就刚需该不该考虑房价涨跌的事展开了讨论。那么,刚需置业者该持怎样的心态呢?

    01

    吵疯了!

    刚需该怎么看待房价涨跌?

    对于这个问题,持有意见的不外乎分为两派,一派认为“无所谓”,另一派认为“亏钱就会肉痛”。

    “无所谓派”主要认为:刚需多数是自住需求,主要是想要一个让一家大小共聚天伦的小天地,基本上会跟房子一起扎根好一段时间,很少是抱着投资/chaofang的心态,房价涨跌并不重要;笔者也随机找了几位朋友做了个小调研,有位也是表示没啥所谓。

      图源新浪微博

      图源微信对话

    “亏钱就会肉痛派”则主要认为:即便不是抱着投资/chaofang的心态买房,但是刚需购房者的钱也是历经艰苦存上的,谁会愿意高位站岗/亏钱,刚需不看重涨跌就是个悖论

      图源新浪微博

    刚需第一套买对了,后续置换也会更为轻松”。

      图源新浪微博

    在抖音平台,笔者也时不时看到有买了刚需房的网友吐槽,发出了“买了xxx亏大发了”、“首付款亏没了”等类似评论。侧面说明,他们也是在意房价涨跌的。

      图源抖音

    02

    刚需置业

    该持什么心态?应该注意什么?

    客观来说,刚需置业者关注房价涨跌、价值预期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

   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性,不必过于忧虑这个问题,不要让它阻碍去满足切实的刚性需求

    其一:实实在在具有刚性住房需求的,最终还得需要解决这个问题

    或许有人会说,租房不行吗?笔者觉得,租房当然不是不行,只是租房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罢了。

    首先,我国在租房方面的保障方面还不是很成熟,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些差距,网上就有一些报道指出深圳出现了水电乱加价等乱象。

      图源微信公众号

    此外,如果房东持续给房子涨租,也会对生活体验感造成影响。

    其次,租房无法完全满足做“居家生活主人”的需求。租的房子并非属于自己,不能100%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设计/布局/改造,无法很好做到为自己“量身定制”

    买房就不同了,自己能够拥有这所房子的高掌控权限,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弄。

    最后,当前并未很好实现“租购同权”,租房、买房享受的公共服务权益并不完全对等,譬如是在教育、医疗方面,这也会深刻影响往后的生活。

    其二:市场绝对底部在哪,楼盘价格绝对底部在哪,无人能知

    或许有人会想,2024年东莞房子还会大幅下跌。笔者觉得,截至2023年年底东莞房价整体挤掉了不少水分。

    中原地产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东莞新房降幅约有20%~30%,二手房降幅约有20%~40%,期待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预计不大

    毕竟,当前房地产仍是我国的“航母级”产业,不仅在经济层面占据重要地位、关系到N个上下游行业发展,还与老百姓的财富深度绑定因此官方后续还会继续出招来“救市”,这个观点笔者之前也是多次提及,现在依然不变。

      图源财联社APP

    其三:刚需产品的价值预期,未来或将还会减弱

    说个残酷的事情,楼市分化形势很难得到逆转。刚需产品的价值预期越来越弱,或是已成定局

    新一轮房改定调,整体要往“保障房+商品房”双轨制发展。保障归保障,商品归市场。

      图源网络

    鉴于保障房主要定位刚需,随着它们的陆续入市,相信会一定程度上会对刚需产品价值造成冲击

    具体影响力度会有多大,暂时还不能知,得有相关方案出来才好做进一步分析。

    刚需置业,心态或应转变/放宽了。

    然而,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,这不代表市面上的刚需商品房都不值得买了。首先,购买保障房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行;其次,得要看看保障房产品力能否与商品房市场的刚需盘媲美。

    其实,东莞楼市当前算是处在相对底部了,叠加房贷利率已到相对底部、上车门槛较为宽松,实在有刚性住房需求、而且资金够得着的话不妨考虑下手(并不建议把杠杆搞得较高);如果非要想着在绝对底部上车,反而可能错失机会(既有可能错失好房源、也有可能误判时机连相对底部都看不着了)

    要注意的是,俗话有曰“价值决定价格”,实在有意向上车的置业者,不要一味贪图便宜,不妨多做对比,楼盘的外部配套、内部产品、品牌实力(尽量选择头部民企、央企国企)都要去认真了解,在预算内尽量挑个最有潜力的区域/板块(刚需产品价值预期会受冲击,不代表完全丧失,区域/板块“优中选优”也有一定的必要性),硬伤较明显的楼盘就尽量不要碰了

    况且,如今的新盘越来越卷、越来越注重产品力的提升,外立面、大门、园林、户型、车库等方面都比前些年的楼盘更优,有些刚需盘的公区打造水平甚至不输豪宅,所以还是有概率能选择更优的楼盘

      东莞某盘公区效果图

    交通、学校、商业等配套,这几个都是跟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,找楼盘时尽量不要找跟这些配套离得太远的了,建议在34km内为宜。配套规划可以期待,但是着眼于当前更为实际,不然在住进去头几年生活遇到各种不便就不好了。

    当然,笔者不是要吹嘘什么、也不是想要制造焦虑,当前资金不太够、需求并不迫切的刚需可以先缓一缓。

    上一页:生态景观赋能!东莞这2个楼盘将要开建 下一页:学子/家长“mark”好|2024年,东莞这些新学校将迎首次招生!
    全部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