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23年的经济“半年报”。
官方指出:初步核算,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约593034亿元;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约5.5%,比一季度加快1.0个百分点。
◇ 图源央视新闻
根据官方总结,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宏观政策显效发力,国民经济回升向好,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。
全国规模以上工业、服务业、社会消费品零售、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。
然而整体向好,并不代表局部都好。
比如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当中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约7.2%、制造业投资增长约6.0%,房地产开发投资却是下降了7.9%。
今日,官方同步发布了《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》,披露了关于上半年房地产表现的更多信息。
内文提到: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58550亿元,同比下降约7.9%,其中住宅投资约44439亿元,下降约7.3%。
◇ 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
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约791548万m²,同比下降约6.6%,其中住宅施工面积约557083万m²,下降约6.9%。
房屋新开工面积约49880万m²,下降约24.3%,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约36340万m²,下降约24.9%。
待售面积约64159万m²,同比增长约17.0%,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约18.0%。
◇ 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
开发景气程度方面,也比较低,约为94.06%。
◇ 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
这或多或少代表着房企开发意愿、推货意愿有所下降。
销售去化方面,销售额整体有所增长,面积却有所下降。
上半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59515万m²,同比下降约5.3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约2.8%。
◇ 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
综合以上数据,不难看出,这半年来房地产业寒意仍存,而且官方也有提到,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,意味着复苏遇到一定的挑战。
那么,是否继续要出台新一轮政策来提振楼市呢?这点备受争议。
某些专家学者、媒体认为该出,有些此前就在积极喊话呼吁。一些官报、高层也在发声,甚至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动作了。
比如,近段时间官方延长了对于房企金融支持的政策期限、深圳推行“双证合一”。
央行领导近日喊话“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,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”,意味着有望发布政策指引,要求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。
◇ 图片截自财联社网站
此外,领导还提到了: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,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准度,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......
◇ 图片截自财联社网站
另一种声音是,政策发挥效力需要一定时间,应该要给市场一点耐心,尤其不必急于出台一揽子大力度的政策,也有官报、专家学者是偏向这一“阵营”。
究竟后续还会有多少新政策会出,敬请期待。
经济与楼市,两者存在密切关系。下半年楼市能否起来,既要看政策利好,也得看经济表现。
一般来说,经济能够持续恢复,楼市应该也能逐渐转暖。
今年年初,东莞就提出了今年GDP「增长在5.5%以上、争取达到6%」的目标,而且决心很足。能够实现的话,对于提振信心、预期会有一定帮助。
◇ 图片截自东莞日报文章
近日恰有业内人士喊话,下半年东莞楼市将会回暖,是否真能实现?不妨密切关注下市场动向吧。